0731-88575765

印刷项目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第14期网络传播沙龙: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
来源: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 作者:火狐体育app最新版下载发布时间:2024-05-14 09:00:42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第14期网络传播沙龙定于2016年10月26日(周三)15:00,在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190号608会议厅举行,本期主题为: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沙龙将邀请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刘宏伟,人民网网络电视部主编谢婷,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现场对话。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第14期网络传播沙龙定于2016年10月26日(周三)15:00,在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190号608会议厅举行,本期主题为: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沙龙将邀请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刘宏伟,人民网网络电视部主编谢婷,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现场对话。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这里是朝阳门内190号第14期“网络传播沙龙”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郭沛沛,欢迎各位的光临。相信我们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今天现场除了来了几位重量级的嘉宾以外,还有几个非常酷炫的新朋友,没错,这是在以无人机、VR等设备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一次次地刷新着我们的感官,带我们进入了不一样的体验世界。无论是别的行业,还是我们所关注的传媒行业,技术都在扮演着逐渐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技术引领着一次又一次的传播新浪潮。

  近几年来,我国很看重技术的发展,习就多次强调要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据《人民日报》统计,仅这半年,习两次谈话中“网络技术”一词就被提及了86次。在最近的10月9日,中央政治局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36次集体学习,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持续不断的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这是从中央的高度给出了指示,也是我们今后必须要予以努力的方向。

  当然可喜的是,我们正真看到无论是以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还是以新浪为代表的商业媒体都在积极地布局新技术的传播领域。无人机、VR等移动直播形式也在跨越时空带领我们进入新媒体的现场新闻的时代。今天注定是一场关于未来和方向的讨论,现在就请允许我隆重地介绍今天光临我们现场的单位和嘉宾,他们是国内媒体首个无人机队,而且现在满屏都在刷着上市消息的新华网,今天光临我们现场的是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刘宏伟先生,欢迎。中国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新媒体主力军的新浪网,今天光临现场的是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周晓鹏先生。并还有开启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飞行模式,国际网络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的人民网,今天光临我们现场的是人民网网络电视部主编谢婷,欢迎您。

  特别要介绍的是此次网络传播沙龙还特设了特约观察员,他们是《传媒》杂志的主编杨驰原,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无人机新闻航拍培训项目负责人朱芙蓉老师,莅临我们传播沙龙活动现场的还有中央网信办网络数据技术局技术处处长黎力先生,《网络传播》杂志负责人赵彦伟先生,还有《网络传播》杂志执行主编赵帆先生,还有《网络传播》杂志副主编孙光海先生。

  此次的光临沙龙现场的还有来自外交部、外文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报社、中国报业协会、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政协网、光明网、法制网,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一并欢迎他们的到来。

  特别要感谢的是“网络传播沙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程战略支持,今天光临现场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处处长巩凯先生,欢迎您。“网络传播沙龙”的精彩内容将在中国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海外网、未来网、千龙网、中国发展网、北青网、红网、长城网、今日头条中同步呈现。

  特别要感谢中国网对本次沙龙的全程网络直播,北京高校联盟对沙龙的全力支持以及中青华云、谷尼舆情对沙龙提供的数据支持,以及人民日报权威平台对沙龙提供的技术上的支持。谢谢你们。

  去年6月15日新华网组建了国内媒体首个无人机,一年多以来,新华网无人机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从未缺席,并且崭露头角,天津港爆炸、深圳滑坡等新闻无人机队深入一线用专业和技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最一线的材料。现在掌声有请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刘宏伟先生,我们大家一起听听新华网新技术和传播的融合之道。掌声有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今天看了所有的名单,看到了很多我们的同行,很多商业网站的朋友、重点新闻网站的朋友,对大家今天的光临表示感谢。我今天就是一次汇报,把我这几年来关于媒体创新,我这个部门叫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把我们这个部门和这个中心几年来做的关于新技术、新应用的一些措施、办法和取得的一些经验给大家作一个交流汇报。如果今天专题讲无人机,从无人机的角度来说,我们内部分享经常讲几句话,其中一句就是怎么定位新华网的无人机。

  我觉得新华网的无人机应该叫两个服务:第一个服务,是服务于新华系的新闻材料报道,这个很好理解,我们不光是在总网,在北京建立无人机的新闻采集队伍,同时我们在31家新华网分公司,还有一个好消息跟大家报告,后天是新华网上市的时间,本来昨天我要赶到上海,结果临时调到今天,我们会议结束之后再去上海。在31个全国分公司作了重点的布局,一会儿在PPT中再和大家汇报,不单单是分公司,我们新华社每一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的分社,在这些分社尤其是VR无人机报道当中,我们的无人机业务、无人机专业的飞手、操作人员,包括后台加工数据的工作人员为整个新华社内容的创新探索作了一些服务,我想第一个是为新华系的新闻材料报道服务。刚才主持人介绍,包括去年天津港的大爆炸、包括深圳的滑坡事件,我去天津以后,和天津市应急办聊,当时情况也很危急,爆炸以后不知道里面啥状况,也不知道里面爆炸的是什么,结果大批的消防战士一批批的往里进,造成了非常巨大的伤亡,后期我在跟天津应急办的领导聊的时候,把这些创新型业务跟他们报告的时候,他们当时想,如果当时有无人机的话,当时要是用无人机的话,能够深入到一线和火灾现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火灾起火的中心地点和原因,可能我们的消防官兵就不会牺牲生命,包括我们在海外一些驻外的记者,每年新华社有大量的记者尤其是在有战争的国家,包括中东有大量的人员受伤或死亡,我们也在考虑给一线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国家的记者配备无人机。

  第二个服务,就是服务于新华网整个产业行业应用。怎么理解这句话?目前我们和国资委的一些机构和单位都有一些合作,这些合作说白了就是一个收费项目,现在中央到处讲采编营销两分开,但是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匹配,只做一个新闻类的加工,很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针对于整个产业行业和应用,做了一些战略上的部署。每一个分公司,我们现在配了一辆无人机的通讯导航车,连改装带其他的,要配备100多万,一个分公司要有100多万的设备,不算上人的投入。所以,投入这么大,尤其是上市,上市要钱嘛,我经常在业务交流当中讲一些实话,挣钱不能靠这一些内容。这是两个服务。

  在整个无人机的应用中,我们从采编和营销两个层面理解,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怎么评价,不光是新华网的无人机业务,包含别的的机构无人机或者创新业务,怎么评价,标准是什么,我觉得标准是双效的,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最终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讲叫“二老”满意,怎么理解呢?第一个“老”,就是老板,老板就是我们上级领导,中宣部、网信办,这都是我们的领导,这是我们的老板,我们干的事,我们的内容传播、内容加工、聚合整理,领导们满意,领导不满意就不支持你,不支持你,你这个事业就完成不了。第二个满意,就是老百姓满意。网友、受众就是老百姓,你的东西再好,天天讲了一堆宣传的内容,不容易接受,尤其是移动网络时代,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说点接地气的话,做点接地气的事,让这些网友、受众感染,可能有些时候要讲一些故事,和我们以前的传播理念不一样。我们小的时候接受的传播是通过广播、电视或者其他的媒体,硬性的,因没有其他的自媒体和获取的渠道,现在比较广泛。

  我们每个分公司无人机业务正在做无人机培训任务,希望未来在媒体和同行,做产业行业的飞手。如果来新华网培训,我们打折。因为刚才我和主持人交流,国内培训的机构也挺多的,但是主要的主管部门,目前还是民航局,其他也有,像体育总局的一些航模都很多。权威性大家不用质疑,标准都统一的。

  现在我们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布了无人机转播车、专业飞手、无人机,重大的报道需要航拍和无人机到场的,5个小时驾驶着无人机通讯导航车直接到现场去。除了新疆、西藏这种路面不是特别好的,自然环境差的,一般情况下在省会城市3个小时左右基本可以到达,所以我们采集信息一般情况下记者去就可以了。比如森林着火或者其他重大水灾、台风,确实需要无人机到场进行航拍的内容,我们的车就直接去。比如在辽宁有一个森林火灾,我们的车直接开到火灾的林子下面,车子开不进去,没有路,飞机起来,去采集一些素材。我们的内容不光新闻传播用,其他的主管部门做一些大数据加工,为领导决策部署下一步救灾怎么做提供一些素材。2015年6月,新华网改版,6月15日组建了国内首支新闻无人机队,做得可能不是最好,是第一家成立的,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全天候、多地形、全媒体新闻内容的采集和报道。

  刚才,跟主持人聊的时候谈到,怎么来理解创新技术和产品加工的关系。我想,能不能这样理解?不管是无人机还是VR,确实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只是一种手段,刚才在和新浪网几位领导聊的时候,也提到确实是一种手段,我们在新媒体应用当中,在产业应用当中,我们走的快了一些,或者业务发展的迅速了一些,但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品内容加工和创新技术,像VR,一会儿我还要再谈到VR,我们确实有一些困扰,当然我也谈了一些观点。VR,比如头盔,需要二次购买,头盔的费用支出,另外还有内容的加工,加工内容不是白来的,内容没有大量的团队、资金、设备的匹配,很难进行内容的输送,硬件的设施、技术,还有我们的内容生产,其实是三位一体的。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我谈到的硬件更新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VR内容、无人机的内容,目前的浏览方式就可以,未来可能硬件再升级,消费者还有二次购买,刚才我在交流的时候也谈到这个观点,现在很多硬件生产,包括讲硬件生产、无人机,还是讲其他的VR设备,有的设备大家注意到,谁都可以买得起,有的电池续航能力三分钟、五分钟,电池挺贵的,有的2、3万块钱,有的时候我开会在探讨,有的厂家提意见,我说不能这么搞,明显你在周边产品上赚钱,这样不好。所以,我跟几个厂家也在探讨这个续航能力,在未来能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来解决。飞手培训,我们现在已经发了培训的资格证,还有飞服的案例,还有品牌影响的传播。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非常感谢刘宏伟先生的精彩分享。在一些重大的、突发的和人力不方便到达的前提下,无人机确实有很多非常大的便利。刚才说到一些现状和问题,接下来就要探讨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在现场可以提问,在左方为大家准备了提示卡和提示项,如果有问题,可以示意我们工作人员。

  刚才刘总介绍了无人机的情况,新浪在这方面布局也是比较早的,昨天新浪网刚开了一个未来媒体峰会,题目非常有意思,叫做迎接浸媒体时代的到来。我特别想问一下周总,您理解什么是浸媒体?这个浸媒体时代又和现在的传播时代有什么不同呢?

  整个传媒业在发生一个大的变化,这个大的变化是现在随着整个信息产生传播的去中心化的时代、移动互联的时代的到来产生的,作为一个资讯的发布者,你该怎么去面对?用户的需求到底什么?包括未来的需求是什么?接下来是进入什么?该怎么进行支撑?是这样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昨天在会上讲,我们现在至少新浪和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未来要给公众提供信息、视角、体验增量,无论提供什么,都是更多的需要让用户接触我们的信息。以前大家在网络上有很快速的消费,我有时候经常看我们同事或者在大街上看到很多人看APP,就一屏屏刷,这种消费说有意义也有意义,说没有意义也没有意义。浸媒体时代,就是说我们未来无论在信息增量、视角增量都可以体现增量,是让客户有更多的沉浸感,就是你的沉浸式的表达,用户沉浸式的体验,有更多沉浸式的思维,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但是这里面,有些东西并不是特别的难,怎么叫沉浸式?就是一个简单的网页,无论在PC端还是客户端能不能给客户更好的体验,要是说难,那比如像虚拟现实,那可能是相当大的基本门槛的东西,如果说简单的话,任何一个专题也好,话题也好,包括一个设计也好,都是这样的东西。但只是在之前,坦率来说,我们这方面都是重视不够,我昨天讲到,比较好的沉浸式体验是什么,看报纸和杂志的沉浸的感觉,远远好于PC。因为报纸本身在字号、编排上是有大量的信息在里面,会共同组成一个画面包括触感等等,但是报纸面临什么问题,是因为用户更多的不在你这一端了,而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一端了。所以,实际上明年我在和公司谈,我们是不是在VR方面和传统媒体有一些更好的合作。

  当我们转向移动端或者转向别的终端的时候,某一种方面进入潜意识和思考里,还可以把一些深度的东西带给大家。

  光对资讯的了解是一样的,比如新浪在做一个什么变化,我们在做两个直播,就是要从实时聚合到实时呈现,这带给用户一种沉浸式的感受。比如我今天刚来的时候,说今天北苑那面发生了一个挺严重的车祸,9辆车发生相撞,有5辆车变形了,这个时候获得的是一个文字,要去想象那个画面。当人具备了这样一种随时随地进行直播的时候,那你实际上马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是什么,这个时候所提供的信息量和给你带来的资讯获取的感觉,实际上是数倍于从文字上获得的,所以移动直播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在塑造第一视角和第一现场的感觉,现在有很多概念叫无人机加新闻,VR加新闻,我想请问谢婷,无人机在报道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

  我刚才和主持人交流的时候提到,今天主办方请到的嘉宾非常具有别具匠心,既有新华网的刘总高屋建瓴的宏观战略规划,又有新浪网周总的高瞻远瞩的未来布局的考量。我其实是在人民网从一线的采访报道成长起来的,我现在在负责大型微纪录片的工作,在应用当中,我们有一些故事希望和大家分享。其实说到新技术,包括无人机航拍,包括VR,包括移动端直播,我们都有所尝试,我们很高兴看到同行新华网已经把它系统化,走在了前面。其实我们人民网也许一直在跟进并且关注,并且在切身的实践这样的新技术,在新闻报道当中的一些应用。

  比如我们说其中有几个方面:第一,新闻突发事件。像刚才刘总提到的天津港爆炸,我们的视频记者,除了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之外,还要跟随防化部队进入到爆炸的核心区,同时我们也带去了一部无人机,可以说第一时间把现场一些受损的情况回传到后方,这是突发事件应用无人机进行新闻报道的益的尝试。包括前段时间,今年夏天南方暴雨洪灾,人民网总网派去和人民网安徽分公司之间的一个合作,我们通过拍摄灾情,跟之前的地理环境相对比,其实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我们可以让受众看到灾情的影响。

  第二,我们在做一些微纪录片的项目,今年5月份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信息传播局指导之下,人民网和美国高通公司联合出品了一部微纪录片,名字叫《起航:新棋局 瞰长江》。我们通过应用无人机拍摄长江经济带沿岸11个省市壮美的自然人文风光,同时结合地面拍摄形成了这样一部片子。这个片子应该说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包括我刚刚从西藏拍摄回来,我们又有一部新的系列微纪录片,名字叫做《》,这是人民网和中国科协合作的,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在这样一个主题式的大型采访报道和纪录片拍摄当中,无人机航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拍摄回了很多丰富的画面,为受众提供了一些更丰富的视角。

  第三,我们在人民网地方公司和海外分公司有所布局,通过为他们提供设备,在这种地方性新闻报道当中也会有所应用。所以,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和做完的一些事情。

  刚才你所说的还是强调新技术在去帮助人们实现人力所还不能达到的,创造出这种宏大的,或者突发事件应对的机制。我们都是做内容的,无论在无人机还是VR,在内容生产和流程上,技术会给我们内容生产改变最大的部分在哪里?请问刘总。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原来在我们新技术的应用中,包括无人机,使原有的新闻信息采编,尤其一线记者无需到达现场。比如用航拍的一种视角,以前记者只能在一线完成,我以前在当地,原来下乡在村里蹲点,待15天采写一篇文章,现在可能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有无人机技术和VR技术,能够记录下来整个村庄十几年来或者一个阶段的岁月的变迁,这也是一种创新。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对目前生产方式,对于传统那一部分,就是原有的,深耕细作部分的内容,我们还要加大人员、加大力度的投入,而对于创新这一部分,是靠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新应用、新技术实现的。

  所谓的VR视频也好,航拍视频也好,都是一个最初级的阶段。VR就是全景的360,说明现在新技术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有影响力的作品也不是特别多,请问周总,在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上,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首先澄清一些概念,我们讲新技术,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新”,无人机这个东西坦率来说,在行业不算是新技术,在美国的好莱坞,大家知道看一些大片的很多场景,十年前都是用无人机拍的,只是这个“新”对于我们来说是新,但是对于整个行业不算是新,后来像大疆这种企业把原来工业级变成商业化的消费品而已,导致了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人购买得起,如果是一两百万元可能不容易,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坦率来说,我在中国目前没有线全景式不等于VR,实际上VR是什么,VR是虚拟现实,但是虚拟现实是要怎么讲?现在哪个中国的媒体说我能做一个虚拟的,再加现实交互的东西。成本有多高?我看过一个片子,5分钟的东西,成本是100万美金,对中国来讲实际上没有公司现在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和人才能力。一方面我们距离所谓的新技术是一个旧的技术,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针对于真正的技术,我们离它们还很远。我觉得所有的这些技术最核心的对于媒体来说,其实给你的是一种能力。新浪在这些年我们在做能力的建设,就是只要具备了这样一个能力,对我来讲就足够了,但是我该怎么样去使用,该怎么表达,取决于报道的对象是什么。就是说,如果我的报道对象就用一段文字可以很清晰、很准确的表达,就够了,没有必要用航拍和无人机、VR那种直播,但是如果我们的场景需要这种方式表达,我就用这种方式去表达。

  还有就是全景视频的方式。坦率来说,全景式拍摄对于以前整个技术投影的使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改变,因为它必须是第一视角,而且必须考虑整个周边环境,不像以前所有的摄影视角是跟着镜头走的,但是全景视频不一样。所以整个叙事方式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全景视频这种模式,坦率来说,在目前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更多的是一种场景的捕捉。比如,我们人民日报很高大上的大楼,到了19层,挂一个全景,可以看到人民日报顶层上所拍的CBD的状况,这种视角一般人看不到的,你可以做出那种东西,但是你很难让它讲一个故事。其实整个全景视频出现,只是说视频语言表达的方式现在还没有成熟。比如我们讲拿所谓的VR拍电影,有的导演说要拍,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叙事该怎么讲,因为是一个全景,但是电影是一个故事主线的,我看边上一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回来根本接不上,怎么办?这种东西都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们现在和传媒大学在全景这块结合做,其实我们新浪无论在航拍也好,还是在VR也好,我们做的是大平台,我们把产、学、研几个方面应用端集中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和传媒大学做的时候,让真正去做全景视频的人,因为他们对于镜头的使用该怎么用他们最了解,让他们跟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的探讨,他们一起生产作品。但是总有一个阶段的过程,我相信未来在这方面应该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

  谢谢周总,周总给我们纠正了一些概念和纠正了一些现象,其实现在好像技术已经变成了一个噱头,大家唯技术而技术,甚至好像我抓住了技术,就有了一种救命稻草的感觉,但其实并不是,就我们新闻来说,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用于这种VR也好,无人机也好,或者都必须要用到这样一种手段。刘总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什么补充,我们从现实的角度看,技术的应用上还有什么难点吗?

  现在讲技术,第一我们自己原创的内容,这部分是满足日常的采编报道,比如发稿系统、采编播系统等等。我觉得最难的在于现有的技术更新迭代这么快,历史沿革发展这么迅速,我们的内容、产品依托的是技术能力,这个技术能力开发的有点慢,离现在的主流技术稍微有一些远,我们自己原创能力需要再提升,尤其上市之后,还有一笔资金进来做一些技术的革新,发展新产品。

  另外一点,我们如何驾驭好新兴的技术和应用问题,我们在追随和跟随,突然今天出现一个VR,所有的媒体和机构都围绕着这个,有的时候确实为了做VR内容而做VR的内容,有的时候比如无人机,也确实我们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但是在这个阶段可能是新的,在未来、在明年可能这个技术落后了或者应用不及时了,新的技术来了怎么办?我们永远不可知未来有哪些新技术为我们的内容生产带来一些触动,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这么长时间听起来,大家对技术这个词本身在我们这种层次上认知上还不是特别够,周总刚才提到了一个词,直播也好或者其他也好,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某一种程度上媒体的准入的门槛是降低的,现在拿一个手机都可以,之前都在说机器人写作会不会取代记者,目前来看这个还不会出现。同样一个问题,当那么多的不是新闻媒体专业的人涌入了媒体这个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去和那些网红竞争,怎么保持媒体的专业度,或者说未来的媒体人会是什么样的,这方面我想问一下大家怎么思考的。谢主编先说吧。

  像刚才主持人和嘉宾所说的,技术是两个方向在走。一方面是向高精尖走,就是我们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它又不停的降低身姿,降低准入门槛,就这些新的技术,其实很多网友,我想在座的就有哪位老师已经有这种消费级的无人机,包括VR的设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络媒体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我举一个例子,我们部门的一个同事,他本身是视频记者,今年3月份在全国两会期间,上午是以传统媒体记者身份在部长通道采访部长,这时是一个传统的媒体记者,下午他又手持着全景相机拍摄全国两会的新闻中心,给大家展示“带你全景看两会”。今年4月,他参加了我们人民网的内部的无人机培训,并且合格毕业,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飞手。在上周他又去中国铁路总公司大型采访公司,像最美铁路,他的工作职责就是通过移动端直播来报道整个铁路的一些情况。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么多新技术,像刚才周总提到的,我们有这个能力,我们能做这些事情,一旦我们需要做这样的事情,需要这样的报道形式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纳入进来。这就是互联网媒体从业者的天然属性,求新、求变,这是每个互联网媒体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之下的一个应有之义。

  请问周总,前几天南方报业说要自己培养网红、培养名记者,也在朋友圈里引起一番讨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媒体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昨天那个会上发了一个报告,中国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看他们提了一个点,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属于社会中下阶层,主要的压力是买房,大家没事别往这个行业进,并不是一个看起来很有前途的行业,开玩笑啊。实际上是这样的,新浪和新华网、人民网不一样,我们没有采编权。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其实所走的方向,比如跟刚才谢老师讲的,她可能是一个全媒体记者的概念,因为时政报道我们没有采编权。但是全媒体记者这个概念,最早我印象当中应该是南方报业提出来的,他们在四年前就开始做,一个文字记者同时是图片记者又是摄影记者,在同一个采访中把这三个事都干了,干完之后,把所有的素材一方面出图片、一方面出文字,另外一方面出视频,后来我觉得他们这样一个思路和方向又重新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新浪这样的媒体来说,我去年在我们的会上也讲过,未来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叫内容产品经理,在新浪今后不再有编辑这样一个角色了,为什么?因为编辑这样一个角色给他始终一个定义,我就是改改标题,就是发一些东西,更新更新页面就够了。因为现在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他需要考虑的是信息传播,不再考虑一个点,他需要考虑的是一个链条,这个链条第一个是内容怎么来的?第二个是来了以后,我们内容该怎么加工?第三个就是加工之后该怎么做传播?我们去年讲过,在现在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时代,传播就是一切,就是你没有传播这些东西做的再好也没有意义。我们很多的媒体其实最后一个核心是死在什么地方?就死在传播上,现在我们困境在传播上,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变成一个饮鸩止渴,有这样一个所谓的平台,我把内容给你,我觉得我的东西传播出去了,其实这是饮鸩止渴,为什么?因为你的东西给人家了,但是人家用户涨起来了,人家的用户并没有到你这儿来,你没有用户就死了。所以,我之前讲过,媒体再怎么变,从报纸、电视、电视台到现在的新浪也好,包括新闻APP也好,再怎么变就是核心没有变,没有用户这个媒体是活不下去的。

  关于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的,刚才周总也谈到了。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目前的受众,我们自己理解是细分市场,除了我们自己的原有的任务型的,比如重大的新闻报道、两会,确实有采编权,但是也需要深加工,这部分的业务是我们的职责,这部分业务也加大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这个时代确实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因为这个时代的到来,把原有赋予我们的职责降低,或者比例压缩,这是不允许的,不但不能压缩和降低,还要强化。

  刚才我谈到的细分市场,还有一部分就是现在面临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受众,这些年轻人,这些网友、受众,他们要看一些碎片化的内容,我们也要加大比例和力度,来生产出很多网友喜闻乐见的一些内容。确实,我们这些机构,包括人民网。我自己也在管一些内容和产品,我自己平时也经常讲网言网语,表达要讲人话,有的时候不能光讲官话。红军以前的标语特别口语化,跟着红军就有饭,跟着红军怎么怎么样,特别口语化。因为当时的老百姓文化水平较低,你给他讲高大上,特别精深的东西,他们也不爱听。我们在固有的意识形态部分的业务加大力度,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网友受众要求和需求,我们按照他们的需求来深加工,这是对我们目前的内容生产做的一个要求。

  不管从传播的角度上考虑,还是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用户都是第一位的,用户的感知也是从我们传播的内容里了解的。我记得周总之前有一句话,在未来媒体竞争中谁占据对于未来信息和内容定义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未来媒体的制高点。我特别想问一下,以后未来在内容上的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在总编辑们的眼里,你们觉得受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呢?

  我当时讲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媒介的变化,到底什么是内容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大家都用手机去看资讯,通过APP的方式去看信息,这个信息还是一个2D形态的。未来随着新的技术出现,随便拿一个钮扣式的东西,放在卡里是一个3D式的东西,那个时候首先媒介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形态呈现的时候怎么办?对于我们很多媒体来说,可能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同样到底是什么内容,当媒介变化以后,媒介对应所呈现的内容到底该是一个什么形态,现在很难讲。但是,谁达到了那个点,谁就能重新定义媒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去年媒体公司首先一定要是一个技术公司,原因就在这一点,我们可以不做底层的技术开发,但是要有广博技术的应用能力。我们很多媒体95%都是采编人员,技术可能占5%,这样很难应对未来的变化。我觉得对于技术,从媒体角度来说,做技术和看技术,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真的变成一个谷歌,我们也做不到,纯底层的东西实际上说放眼在中国,也没有多少企业真正能够做到的。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种底层的技术发展变化之后,在应用层面当中给我们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所以,为什么去年新浪开始关注媒体未来的走向,其实是在于我们会发现我们整个行业,大家平时都很忙,都在低头看自己的东西。但会发现,我们往往在一个未来的趋势当中,为什么成了一个跟随者,是因为我们根本很少有时间去看未来的变化,而这个变化首先是技术带来的变化。其实所有媒体行业的变化不是媒体人自己做出来的,而是技术的变化、媒介的变化之后,所带给整个媒体行业的变化。所以,媒体行业往往以前是什么?我们因为不了解而弱化甚至忽视技术的价值,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些东西,然后等它一来,原来已经这样了,我们赶紧再怎么样怎么样。

  但是另外一点,你刚才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媒体人不应该讲网友喜欢什么,就要做什么。我昨天讲了一个概念,就是媒体的天命、使命和生命,既然作为一个媒体,天命是什么?这是你必须要认清楚的,这是你这个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你这个行业存在这个社会和价值所在。我觉得这个东西媒体必须要坚持。我的视角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而不是说网友愿意看什么,我们有一些现在所谓的资讯APP就是这样,你喜欢看什么就推给你什么。媒体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使命,只是说在表达方式上,如何让大多数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媒体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能够看懂。

  对,关于媒体的未来,业界有很多的讨论,不过听完周总说的话,以前界面CEO何力说过一句话,未来媒体的样子就是我们现在还想像不到的样子。但是后面一句话,我可以加上一句,不管未来媒体是什么样的,但是未来媒体的使命、天命和生命都是不会变的。讨论到这里,看到两位观察员也跃跃欲试了,之前大家都在讨论技术的问题,杨总也是资深的媒体人,几十年的从业经验,从您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来看,技术到底在媒体的眼睛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不是现在媒体转型也好,或者是融合发展的风向和救命稻草?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刚才三位嘉宾包括主持人讲的一些内容,听了很有收获。关于技术,主持人刚才问关于技术对于传播和传媒行业作用有多大,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整个媒体发展还是传播的进步,其实一直在技术中实现的。当年我们的活字印刷,再到激光印刷,这两次革命性的变化导致了我们整个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面临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可以说是巨大的推动作用,我把媒体融合总结为三种力量在做,第一种力量是媒体去找新路,因为拉的办法不行,这是原动力,要生存,就要找新的动力。我们国家把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这就叫拉动力。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技术,就是技术为媒体融合的推动力。媒体融合正是在这三种的力量的合力之下走的越来越深入和越来越好。技术是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甚至反过来倒逼我们行业发展,使行业不得不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去做融合。

  今天大家对无人机的理解,概括来说,包括新华网也在做培训,对它的认识,它本身是一个工具,是用来飞的。对于传媒人员来说,你需要的技能是怎么飞,你要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一个生产工具,生产是为了生产目的和为客户的实际需求服务,虽然能够提供一个所谓的上帝视角,但是网友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我们的内容提供方想用什么方式呈现什么样的报道视角和整个报道的思路,包括纪录片、纪录片的情怀,我们的核心在哪儿?实际上是一个交通工具加生产工具融合二合一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对传媒业的发展,很多我们想实现这个目标,不是我们传媒人在做的,而是我们外包出去的,或者相关的技术机构在帮助我们提供他们相关的技术人员,跟我们去做一个拼接这样一个产物。现在我觉得在新闻媒体人员梯队的培养上,新华网行业走的比较靠前。包括周老师说的,从电视语言的角度,他们也在做尝试,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相关的培训,其实就是想从业内人员当中帮助大家提升技能,一方面是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了我们传播语言的变化和我们的欣赏水平和着眼点的变化。所以,我就觉得在座的所有人其实大家今天在讨论拥抱新技术,大家也是新技术的弄潮儿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用一用无人机,我们试试,哪怕我们考一个证,也许我们今天的讨论会更加的深入,我们的案例就不仅仅停留在纪录片,灾难报道、应急报道和环境报道等等领域,我们可能就会有更多的领域。

  拥有热情,同时我们也不避讳说,技术一直是我们传统媒体也好,或者网媒也好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一方面,选择合作也不失为一条路。刚才在下面看了之后,观众已经把问题纷纷投向了我们的问题箱,下面就是观众来提问的时间了,有请工作人员把问题拿上来。

  无人机采集新闻对大灾难和新闻采集有无开发,同时无人机在新闻领域有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探讨未来无人机报道的方向。就这个问题请新华网的刘总来回答,现在在重大的时政,在突发事件和灾害新闻中会有一些体现,以后未来无人机的应用有无另外的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发展空间的话,今天有一个观点是在新闻领域,在航拍领域的空间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不用再预知,以前我们也在探讨,包括刚才也交流了,2014年的时候有一些同行在交流的时候也在问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什么时候到来,我们在讲是不是2016年可以到来?我们得到的数据是,2015年移动的数据全部超过了PC端。互联网这个东西不好预测,应用的硬件也不好预测。我觉得无人机产业在新闻航拍领域,我们已看到的这些就是已知和应用的,没有什么探讨的。未来有想象空间的话,在整个产业行业和应用当中,我们现在整个国内无人机产业今年预计,我看了一个测算数据,全年是60亿人民币的产值。2016年到目前完成多少我不太清楚,据说到年中的时候已经完成十几亿、二十亿人民币,我想未来有想象空间的话,应该是在产业和应用当中,根据无人机硬件的不断升级,再倒推它未来一个是服务新闻行业的应用,另外是产业行业当中。

  VR等新技术在新闻媒体中的使用是否会弱化新闻媒体的原有功能,如果有,应该如何应对?

  虽然都说无人机也好,VR也好,增强了时效性和第一现场的体验,对于在生产方式上第一时效性真的增强了吗?第二是在虚拟的观察上,它的真实性是不是真的有保证,就是说在运用过程当中是否对媒体原有功能的减弱?请周总回答。

  首先我不太清楚这个定义,新的原有功能具体是什么定义,其实肯定不是减弱是加强,只是说现在第一是真正VR技术的大批量使用,它的门槛还很高,现在无法做到。第二是现在所谓的头盔式的硬件整个的条件还不是特别成熟。因为VR我们视觉捕捉,视觉捕捉之后根据眼部和头部的动作,把你所预演的场景动画,同时你看到的液晶显示屏里再把这个画面调出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是一个非常快的技术的实现。但是一个问题,它本身的问题是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另外是整个屏幕刷新率的问题,有眩晕感。

  目前来讲VR现在不是特别成熟的一个产业,如果大家看比较好的头盔,你看15分钟基本上也会有非常不好的体感,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在未来,我们现在不要用已知去谈未知,在未来至少在新闻领域肯定会有大量的应用在里面。当你知道一个报道说美国特种兵突袭了拉登藏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地方。当你能用第一视角看整个的捕捉过程的时候,远远比你看一篇文字带来的感受和体验要好,一定是这样,只要你对这个新闻感兴趣。只是说现在在做到这个层面的能力还不足,我相信未来随着大计算和云存储的方式,大家可以把很多的数据元素共享的时候,我们去调取然后实现。就像我们讲无人机就是一个应用工具,以前是用在拍电影或者救灾比较多,大家也没有想过几年以后可以用在新闻领域,包括现在无人机是用来做快递,我说一架飞机就能飞30分钟,京东说我们往村子里送,估计还没到村子中间这个电就没了,以后要考虑回来,就25分钟的电,单程只能飞10分钟,不然就回不来了。但是这方面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如电池的情况和无人机的负重情况,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比如说石墨烯的概念非常火热。随着整个无人机的加强,现在大家都看到快递小哥们满小区、满写字楼穿来穿去,以后真的是可能无人机直接把东西送到了。我们不要用已知来讨论未知,我们只能预测,不要说未来一定不可能这样。

  谢谢周总。刚才拿到大家的提问还是非常欣慰,大家的问题在我们对话环节当中都已经涉及到了,比如未来记者是不是应该网红化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沙龙开办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问三位,我们的主题是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如果让大家预测一下下一波的浪潮在哪里?用一句线

  我们人民网的总裁牛一兵先生在今年3月人民网和美国高通公司和零度智控联合举办的无人机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不管什么样的技术,不管技术如何演进,我们首先要恪守好自己的传播阵地,先做好自己既有的优势,然后再以技术为工具和推进的动力,不管是从内容传播上还是内容生产制造的这些整个链条和环节上都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这应该问曹国伟先生。其实来讲,我想说两句话。第一,比尔·盖茨曾经讲过,他说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苹果,最可怕的是在美国的某个车库里一帮小孩不知道在做什么,因为那可能是颠覆性的,因为苹果做什么东西,我基本能够看到,大家能够看到这个路径。所以未来下一波浪潮在哪儿,我们很难讲。如果我现在能够讲出来的话,我可能明天就创业去了。

  第二,有一本书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叫《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在昨天会上也讲到这一点,我们现在所处的一个时代,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在自己媒体领域也好,所看到的变化和我们生活领域所看到的一些变化和我们听到的一些东西,都是在整个第四次工业革命大的背景下,这个大的背景之下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产业和行业以及商业模式是完全颠覆式的,如果我们想了解未来哪一个浪潮或者下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可能在哪个点,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书。我看过相对来讲最简洁易懂的就是施瓦布写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每个人看了以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中国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您在中国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br/>


Copyright © 2012-2018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最新版下载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6483614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