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88575765

宣传画册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美丽的邂逅
来源: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 作者:火狐体育app最新版下载发布时间:2024-05-15 07:46:02

  编者按:日前,第七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圆满收官,《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2023年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即将出版。此前,人民日报出版社“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图书已连续6年出版6辑,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留学生征文大赛获奖作品结集,捕捉和记录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的真实认知,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同时,“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短视频作品已陆续推出40集,从留学生的视角展示中国的现代气息、创新发展、壮丽河山与灿烂文化。

  本期《人民周刊》刊发特别策划,让读者多角度了解“美丽邂逅”背后的故事,以及留学生眼中真实、立体、多彩的中国。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项目缘起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大赛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从最初的征文结集出版衍生出短视频制作等新媒体表达方式,还孵化了“邂逅中国乡村”“云合唱”等项目。“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已不再是一项比赛、一套书,而是成为一个平台,这样的平台上的留学生们讲述着中国故事,也演绎着精彩人生。

  为了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体验,丰富外国留学生的在华生活,增进外国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怀,2017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留服中心”)承办了以“我与中国”为主题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并决定将大赛获奖作品结集成书留作纪念,选定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简单的结集出版选题,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都有限,通常来说得不到出版社的重视,有时还会被退稿。我们调研发现,以留学生视角集中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并不多,仅有的几种在内容与品相上基本属于组织者自说自话的宣传材料。我们拿到的初稿是40多篇获奖征文作品的文字稿,总计不到10万字,书名暂定“我与中国”。如果按原有设想出书,就是一本黑白印刷的小册子。在审读部分作品之后,我们被作者们的讲述所吸引:大部分文章的作者是第一次到中国,中国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遥远的神话,中国功夫是它的关键词;有些文章的作者是华人后代,中国对他们来说是几辈子的牵挂,字里行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深情。没想到这些来华留学生能写出这样生动的文章,对中国的观察这样独特,对中国的理解这样深刻。这些来华留学生以“他者”的视角体验中国生活,观察中国社会,游历中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作为党报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我们立即与留服中心商议,要做成精品,起个诗意的书名,做个时尚的封面,要印成彩色的,要有留学生本人的影像,要插入学生所在学校的照片,要补充中国秀美山川的图片,这样才可以为留学生的中国故事提供更生动的注脚。留服中心的领导当即拍板表示同意。这是让人尤为感动的,因为单是联系各个学校的学生提供照片就需要反复沟通。有些学校提供不了照片或者提供的照片达不到印刷要求,还得到现场拍摄。我们组建了一个由责任编辑与留服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几年来小组成员有增有减,甚至没见过几面,但大家都“不待扬鞭自奋蹄”,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奔跑。

  书名的确定颇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大家都觉得“我与中国”作为书名有些空泛,但是经过几轮头脑风暴,还是没有想出满意的表达。无意间看到越南留学生阮明月的征文标题——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众人皆觉眼前一亮。自此,书名就确定下来了,征文大赛的名称也改为“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美丽邂逅”也是我们对相关项目的简称。

  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我们又提出,要增加英文翻译,做成汉英对照图书。中国人民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良好愿景,从各国来华留学生的口中讲出来,最有说服力。这一想法与留服中心又是不谋而合。从此之后,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都成了团队最忙的三个月,在现有工作之外还要通力协作,打磨完成一部来华留学生们的年度记录。年年都会有人说太累了,明年真不想再做了,可是每每到年底一本带着墨香味的新书捧在手里时,又开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好的图书,内容与形式从来都是统一的,既要有内涵又要有颜值。装帧赋予了内容更多的视觉审美价值,让优秀的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捕获。为无形的思想构建形态,不仅是书籍装帧设计师的使命,也是编辑不得不考虑和倾心投入的工作。在书稿的中英文、作者影像、校园照片和各地风光照片收集完成后,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是图文书,首先确定了四色排版和印刷。图片是四色,那么文字呢?经过反复试验调色,综合考量图书的主题,我们最终选择了温暖的橙色作为大小标题、页眉和前衬的主色调。

  中英文对照给排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是中英文混排还是中文之后附上英文?为尽量满足读者阅读流畅又能兼顾外国读者方便对照,我们选定了一页中文一页英文的排版形式。同时,考虑到这本书的主体是留学生用中文写的故事,因此中文应位于阅读便利的奇数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正文从右手第一页开始排版,对应的英文置于背面,读者就需要来回翻页才能中英对照,很不方便。那就只能把对应的英文放在前面的偶数页。但是如果正文不从第一页开始排,第一页放什么呢?总不能上来就是一个空白页吧?于是又开始大力改造目录,将每位留学生的头像都艺术地呈现在目录中,让目录更直观、更丰满并填补正文第一页的空白。

  我们还提出,既然作者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母语,何不请他们用母语手写一个祝福语,把这样的祝福语集中展示在一页作为补白?于是写什么又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人提议写“我爱你中国”,但考虑到国际传播的影响,怕留学生产生强加于人的感觉,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写“你好中国”吧,平实又亲切。于是,留服中心又多了一项任务——联系各个学校征集手写祝福语,这与前面提到的征集照片一样繁复。最终,用各国语言创作的“你好中国”手写体成为这套书的固定标识,留学生们热情地将书法、绘画融合其中,为图书增添了多元之美。

  第一本书的封面更是费了几番周折。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体现图书主题,我们拍了很多其他书的封面让设计师找灵感。记不清是第几次被我们推翻设计稿之后,设计师终于拿出了让大家都认可的封面。这版封面采用中国红作为底色,中英文书名用白色呈现,并将“美丽邂逅”4个字作为题眼突出显示。书中40多位作者都提供了头像照片,这些照片在目录和正文中都有体现,在考虑封面元素的时候,设计师觉得把这些不同面孔的照片集中展示会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事实上确实如此。

  设计之外的编校核对更是让人精神紧张。中英文编辑校对工作量要比普通图书大得多,翻译是否一一对应,同一名词前后译法是否统一,中文任何一处的改动都要对应修改英文;图文混排比纯文字图书要麻烦得多,图片与文章是否对应,图片说明是否准确,图片大小与裁切是不是合理,图片位置与色相是否美观,都需要一张一张地调整核对;留学生外文名的核对更是让人抓狂,西语、俄语、阿拉伯语少一个撇多一个点都是没有办法弥补的错误。经过团队持续4个月互相施压式的通力协作,“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第一本书终于诞生了。由于超出预期的传播效果,留服中心便将其作为固定项目,每年举办征文大赛后同步出版一本图书。考虑到系列图书的整体性,后续图书装帧也和第一本基本保持一致,但封面颜色每年不同,到今年再出版,就是7本书7彩虹,暗合了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乌丝娜依在文中所言“斯国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套书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中文都是外国人写的,英文都是中国人翻译的,这阴差阳错地也成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大赛已连续举办了7届,图书也即将推出第七辑。7辑书共收录400余名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是他们的真实经历和美好回忆,记录了他们所思、所感、所悟和所得,全面、立体地反映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展示了来华留学生视角下活力充沛、奋力前行的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是从数百所高校推荐的4000余篇征文中精选出来的,每一篇都文笔优美、饱含深情。这套书已经成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和留服中心对外友好交流的名片,向驻华使馆、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机构、教育机构、图书馆等赠阅,在第七届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博洛尼亚国际书展、曼谷国际书展、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上对外展示,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留服中心将来华留学服务工作进一步从“线下”过渡到“线年起,“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也在原有形式基础上,增加了短视频大赛,希望用新媒体手段把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短视频大赛目前已经举办了3届,共收到1000多件作品,入选的优秀作品陆续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抖音和B站账号发布。今年,我们联合留服中心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以短视频大赛的优秀作品为素材,精选、剪辑、再创作,制作统一的片头片尾,添加中英文字幕和统一标识。经过近4个月的通力协作,陆续推出40集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国内外社交媒体账号推送,人民日报国际部、环球时报、环球网等兄弟单位也加入了传播矩阵,进一步做大了“美丽邂逅”的IP,增强了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些短视频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形象。截至目前,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已经发布全部40集视频,其中有4集播放量实现10万+,播放量最多的一集达40万人次;人民日报出版社抖音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5集播放量超过6000人次,播放量最多的一集为2.4万人次;环球时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6集播放量超过5000人次。

  来华留学生是民间交流的使者,本书的众多作者中不乏懂中国、通世界的“Z世代”青年。留学中国“云”合唱团就是典型衍生案例。来自韩国的深圳大学博士生申文燮组建了国际云合唱团。来自近30所高校、近50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名留学生积极参与,以歌为媒讲述中国故事,先后出品了一系列云合唱作品:《让世界充满爱》传播中国好声音,《冰雪冬奥》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春日来信》展现疫情消散后中外同学再次相聚、延续友谊的动人场景。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邂逅中国乡村”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让来华留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感知中国乡村全新面貌,感受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3第一站确定为“美丽贵州行”,由留服中心和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名留学生深入有“世界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省,探寻贵州人文历史,体验特色非遗文化,在多彩贵州中读懂中国,感知中国乡村振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从一个项目到一个平台已经走过了7年,参与其中的留学生正在成为一支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逐步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外友谊的缔造者。他们有的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了全新认知;有的毕业后扎根中国、结婚生子,让中国真正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的将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祖国,服务世界的发展;有的致力于两国的交流、交往和经贸往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声音。

  编者按:日前,第七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圆满收官,《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2023年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即将出版。此前,人民日报出版社“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系列图书已连续6年出版6辑,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留学生征文大赛获奖作品结集,捕捉和记录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的真实认知,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同时,“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短视频作品已陆续推出40集,从留学生的视角展示中国的现代气息、创新发展、壮丽河山与灿烂文化。

  本期《人民周刊》刊发特别策划,让读者多角度了解“美丽邂逅”背后的故事,以及留学生眼中真实、立体、多彩的中国。

  “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项目缘起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大赛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7届,从最初的征文结集出版衍生出短视频制作等新媒体表达方式,还孵化了“邂逅中国乡村”“云合唱”等项目。“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已经不再是一项比赛、一套书,而是成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的留学生们讲述着中国故事,也演绎着精彩人生。

  为了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体验,丰富外国留学生的在华生活,增进外国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怀,2017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留服中心”)承办了以“我与中国”为主题的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并决定将大赛获奖作品结集成书留作纪念,选定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简单的结集出版选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限,一般来讲得不到出版社的重视,有时还会被退稿。我们调研发现,以留学生视角集中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并不多,仅有的几种在内容与品相上基本属于组织者自说自话的宣传材料。我们拿到的初稿是40多篇获奖征文作品的文字稿,总计不到10万字,书名暂定“我与中国”。如果按原有设想出书,就是一本黑白印刷的小册子。在审读部分作品之后,我们被作者们的讲述所吸引:大部分文章的作者是第一次到中国,中国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遥远的神话,中国功夫是它的关键词;有些文章的作者是华人后代,中国对他们来说是几辈子的牵挂,字里行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深情。没想到这些来华留学生能写出这样生动的文章,对中国的观察这样独特,对中国的理解这样深刻。这些来华留学生以“他者”的视角体验中国生活,观察中国社会,游历中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作为党报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我们立即与留服中心商议,要做成精品,起个诗意的书名,做个时尚的封面,要印成彩色的,要有留学生本人的影像,要插入学生所在学校的照片,要补充中国秀美山川的图片,这样才能为留学生的中国故事提供更生动的注脚。留服中心的领导当即拍板表示同意。这是让人尤为感动的,因为单是联系各个学校的学生提供照片就需要反复沟通。有些学校提供不了照片或者提供的照片达不到印刷要求,还得到现场拍摄。我们组建了一个由责任编辑与留服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几年来团队成员有增有减,甚至没见过几面,但大家都“不待扬鞭自奋蹄”,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奔跑。

  书名的确定颇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大家都觉得“我与中国”作为书名有些空泛,但是经过几轮头脑风暴,还是没有想出满意的表达。无意间看到越南留学生阮明月的征文标题——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众人皆觉眼前一亮。自此,书名就确定下来了,征文大赛的名称也改为“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美丽邂逅”也成为我们对相关项目的简称。

  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我们又提出,要增加英文翻译,做成汉英对照图书。中国人民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良好愿景,从各国来华留学生的口中讲出来,最有说服力。这一想法与留服中心又是不谋而合。从此之后,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都成了团队最忙的三个月,在现有工作之外还要通力协作,打磨完成一部来华留学生们的年度记录。每年都会有人说太累了,明年真不想再做了,可是每每到年底一本带着墨香味的新书捧在手里时,又开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好的图书,内容与形式从来都是统一的,既要有内涵又要有颜值。装帧赋予了内容更多的视觉审美价值,让优秀的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捕获。为无形的思想构建形态,不仅是书籍装帧设计师的使命,也是编辑不得不考虑和倾心投入的工作。在书稿的中英文、作者影像、校园照片和各地风光照片收集完成后,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是图文书,首先确定了四色排版和印刷。图片是四色,那么文字呢?经过反复试验调色,综合考量图书的主题,我们最终选择了温暖的橙色作为大小标题、页眉和前衬的主色调。

  中英文对照给排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是中英文混排还是中文之后附上英文?为尽量满足读者阅读流畅又能兼顾外国读者方便对照,我们选定了一页中文一页英文的排版形式。同时,考虑到这本书的主体是留学生用中文写的故事,因此中文应位于阅读便利的奇数页。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正文从右手第一页开始排版,对应的英文置于背面,读者就需要来回翻页才能中英对照,很不方便。那就只能把对应的英文放在前面的偶数页。但是如果正文不从第一页开始排,第一页放什么呢?总不能上来就是一个空白页吧?于是又开始大力改造目录,将每位留学生的头像都艺术地呈现在目录中,让目录更直观、更丰满并填补正文第一页的空白。

  我们还提出,既然作者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母语,何不请他们用母语手写一个祝福语,把这样的祝福语集中展示在一页作为补白?于是写什么又成为讨论的焦点,有人提议写“我爱你中国”,但考虑到国际传播的影响,怕留学生产生强加于人的感觉,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写“你好中国”吧,平实又亲切。于是,留服中心又多了一项任务——联系各个学校征集手写祝福语,这与前面提到的征集照片一样繁复。最终,用各国语言创作的“你好中国”手写体成为这套书的固定标识,留学生们热情地将书法、绘画融合其中,为图书增添了多元之美。

  第一本书的封面更是费了几番周折。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体现图书主题,我们拍了很多其他书的封面让设计师找灵感。记不清是第几次被我们推翻设计稿之后,设计师终于拿出了让大家都认可的封面。这版封面采用中国红作为底色,中英文书名用白色呈现,并将“美丽邂逅”4个字作为题眼突出显示。书中40多位作者都提供了头像照片,这些照片在目录和正文中都有体现,在考虑封面元素的时候,设计师觉得把这些不同面孔的照片集中展示会带来视觉冲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设计之外的编校核对更是让人精神紧张。中英文编辑校对工作量要比普通图书大得多,翻译是否一一对应,同一名词前后译法是否统一,中文任何一处的改动都要对应修改英文;图文混排比纯文字图书要麻烦得多,图片与文章是否对应,图片说明是否准确,图片大小与裁切是否合理,图片位置与色相是否美观,都需要一张一张地调整核对;留学生外文名的核对更是让人抓狂,西语、俄语、阿拉伯语少一个撇多一个点都是无法弥补的错误。经过团队持续4个月互相施压式的通力协作,“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第一本书终于诞生了。由于超出预期的传播效果,留服中心便将其作为固定项目,每年举办征文大赛后同步出版一本图书。考虑到系列图书的整体性,后续图书装帧也和第一本基本保持一致,但封面颜色每年不同,到今年再出版,就是7本书7彩虹,暗合了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乌丝娜依在文中所言“斯国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套书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中文都是外国人写的,英文都是中国人翻译的,这阴差阳错地也成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征文大赛已连续举办了7届,图书也即将推出第七辑。7辑书共收录400余名留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是他们的真实经历和美好回忆,记录了他们所思、所感、所悟和所得,全面、立体地反映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展示了来华留学生视角下活力充沛、奋力前行的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是从数百所高校推荐的4000余篇征文中精选出来的,每一篇都文笔优美、饱含深情。这套书慢慢的变成了人民日报出版社和留服中心对外友好交流的名片,向驻华使馆、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机构、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图书馆等赠阅,在第七届东南亚中国图书巡回展、博洛尼亚国际书展、曼谷国际书展、印度尼西亚国际书展上对外展示,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着新媒体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留服中心将来华留学服务工作进一步从“线下”过渡到“线年起,“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也在原有形式基础上,增加了短视频大赛,希望用新媒体手段把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短视频大赛目前已经举办了3届,共收到1000多件作品,入选的优秀作品陆续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抖音和B站账号发布。今年,我们联合留服中心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以短视频大赛的优秀作品为素材,精选、剪辑、再创作,制作统一的片头片尾,添加中英文字幕和统一标识。经过近4个月的通力协作,陆续推出40集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国内外社会化媒体账号推送,人民日报国际部、环球时报、环球网等兄弟单位也加入了传播矩阵,进一步做大了“美丽邂逅”的IP,增强了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些短视频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形象。截至目前,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已经发布全部40集视频,其中有4集播放量实现10万+,播放量最多的一集达40万人次;人民日报出版社抖音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5集播放量超过6000人次,播放量最多的一集为2.4万人次;环球时报海外社会化媒体账号已经发布20余集,其中有6集播放量超过5000人次。

  来华留学生是民间交流的使者,本书的众多作者中不乏懂中国、通世界的“Z世代”青年。留学中国“云”合唱团就是典型衍生案例。来自韩国的深圳大学博士生申文燮组建了国际云合唱团。来自近30所高校、近50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名留学生热情参加,以歌为媒讲述中国故事,先后出品了一系列云合唱作品:《让世界充满爱》传播中国好声音,《冰雪冬奥》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春日来信》展现疫情消散后中外同学再次相聚、延续友谊的动人场景。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邂逅中国乡村”项目。这一个项目旨在让来华留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感知中国乡村全新面貌,感受更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3第一站确定为“美丽贵州行”,由留服中心和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名留学生深入有“世界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省,探寻贵州人文历史,体验特色非遗文化,在多彩贵州中读懂中国,感知中国乡村振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从一个项目到一个平台已经走过了7年,去参加了的留学生正在成为一支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逐步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外友谊的缔造者。他们有的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就有了全新认知;有的毕业后扎根中国、结婚生子,让中国真正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的将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祖国,服务世界的发展;有的致力于两国的交流、交往和经贸往来,发挥着逐渐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不约而同地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声音。


Copyright © 2012-2018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最新版下载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64836148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