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88575765

印刷项目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印刷工艺流程(精选5篇)
来源: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 作者:火狐体育app最新版下载发布时间:2024-05-15 02:24:15

  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将各个元素组合布局,这中间还包括图形创意、色彩编辑、文字设计等重要元素。这些设计内容的传达最终会通过现代印刷工艺技术来传递,批量复制的印刷工艺属性同时也成为艺术设计传播中最重要的手段,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印刷工艺的每一次改革创新都会对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形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印刷工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印前技术指的是印刷前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传统手工设计稿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稿,特别是印前计算机图文处理,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融合着电子网络技术、激光技术、图文技术等,迅速将艺术和技术结合进入现代数字制版时代,成为先进印刷工艺的主流。

  1.平版印刷由早期的石板印刷演变命名,又称胶刷。印刷图文和非印刷图文几乎在一个平面,通过油水不相融的原理使需印刷的图文涂上油墨,非印刷图文吸收适当水分。版面涂拭油墨后,印刷图文部分便开始排斥水分吸收油墨,而非印刷图文需要水分抗墨。此方法称为平版印刷。2.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是通过印刷机的给墨装置通过墨辊将油墨转印。凸版上的印刷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印刷图文,油墨只能转印到凸出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在印刷压力作用下,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凹版印刷是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版,方法是利用压力接触,直接将凹坑中的油墨压印到承印物上,油墨量的多少决定承印物上墨层厚度,完成印制。3.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将布织物网绷在网框上,传统方法是采用手工刻漆膜、光化学制版制作。现代方法则是利用感光材料照相制版,使丝网印版上印刷图文的丝网孔为通孔,非印刷图文的丝网孔堵住。通过刮板挤压,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4.热转印印刷热转印是一种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通过热转印机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的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油墨层与承印物表面融为一体,视觉效果甚好。传统升华热转印是需要按照图片尺寸制作出网点式凹版电雕版,将凹版安装到机械上印刷到PET聚酯薄膜上即印刷成热转印花膜,转印花膜安装上热转印烫印机上进行印刷,操作简单,图案一次成型,无需套色。数码热转印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印刷图案打印在转印纸上,用烫印机印制,操作简单。

  印刷产品成型的最后阶段,工序流程丰富繁多,例如烫金、打孔装订、磨光、覆膜、涂胶等,通过精修装潢,提高印刷产品的档次。

  以数码热转印印刷方法为例。数码热转印的承印物主要针对T恤、布包、情侣服及个性化服饰定制。传统升华热转印制作成本高昂,而数码热转印制版工艺简单,周期缩短,印刷图文从Photoshop软件内处理完毕,直接将信号传输到打印设备打印,效率快,色彩还原度高,是传统热转印无可比拟的。针对当下应用较多的数码热转印,制定“动手绘稿,独特定制”的布包小课题,学生兴趣浓厚。前期的承印材料选择上,学生多途径搜集购买各种承印物,因为材料性能的不同直接关联到数码热转印时间的差异性,也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原稿设计让学生手绘或软件制作,制定独一无二的个性图案,在此课程先前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图案基础、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编排等课程,因此学生有基础绘制个性图案;图文完成后开始规范制作打印,通过转印机将图案转印到布包上。

  1.印刷企业参观学习这个阶段的教学点主要是校外实训基地———隆泰印务,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去印刷企业了解印刷流程、设备、材料,感受印刷流程的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与创新意识。2.布置实际案例操作作业以丝网印刷为例,学生针对本土文化,课下前期调研,每组提炼出泰州代表性文化演变成图案,将先前的图案专业基础很好地衔接;学生在企业内学习“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的丝网操作,在独立操作时,教师和企业工人阶段性跟踪。整个过程完成下来,教师监督、企业技术指导,深入泰州文化并将传统手工丝网印刷技法吸收,教学效果甚好。

  通过印刷工艺理论、校内印刷实训室实践教学、企业参股实训,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了解从“印前原稿设计—印前制版—材料运用—印刷流程—印后加工”的整套过程,更大地发挥了印刷工艺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作用。

  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绿色印刷要求与环境协调,包括环保印刷材料的使用、清洁的印刷生产过程、印刷品对用户的安全性,以及印刷品的回收处理及可循环利用。即印刷品从原材料选择、生产、使用、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环保要求。

  绿色印刷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包括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ISO14000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趋完善和成熟,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通用性标准。国家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上起步较早,针对生产企业的气体排放、废弃物处理和节能降耗业已形成成熟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国家在推行绿色印刷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行业标准与国际通用性标准及本国通用性环保标准的一致性和衔接性,在国际和国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印刷生产的特点制定绿色印刷标准。

  国家对印刷环保性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印刷生产过程,而是涉及印刷原材料采购及交付的全过程。印刷企业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尽职调查”,并尽可能采用经过环保认证的纸张、油墨等原材料,以减少印刷产业链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特别强调的碳平衡,也重点强调印刷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发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和中和措施。

  由于绿色印刷生产过程对印刷设备、器材的环保性有严格要求,我国相关制造商非常注重自身产品的能耗及排放问题,并以数据化的方式测定相关技术指标,提供给客户作为参考,并作为技术改进的基础。此外,也要以数据化的方式对印刷设备、器材的环保性能进行测试。

  大型印刷厂企业的环保、绿色印刷认证多侧重于对印刷企业的整体认证,以胶印、凹印等生产工艺流程为重点,但同样强调印刷企业从采购、生产到分发全流程的环保性。相对而言,无论是大型印厂也都较少对某些印刷品开展产品认证,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印刷企业订单数量大,产品多样化,直接进行产品认证难度较大。

  由于目前印刷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印刷材料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印刷材料是绿色印刷的关键。实施绿色印刷,就意味着印刷材料应具有环保属性,尽管不可能要求所有印刷材料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百分之百无影响,但一定要为之努力改进。

  印刷过程包括印刷工艺的科学设计以及印刷工序的合理安排,应将印刷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节约各种材料和能源的目标。例如,目前很多印刷企业都在使用的CIP3油墨预置技术,便是通过优化印刷工艺,在提高工作效率与印刷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油墨与纸张的节约。

  印刷品的无毒是绿色印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图书,对此要求应更加严格。

  印刷环境往往被人们忽略,真正的绿色印刷应是在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前提下的印刷工作。实施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已形成拥有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技术先进的大型印刷企业和集团却不多,仍以中小型印刷企业为主体。在不少印刷企业中,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是主流。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整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会污染环境。例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要做好绿色印刷,对绿色印刷理念的推广工作刻不容缓。笔者。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绿色印刷,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实施了绿色印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从展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印刷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意愿,希望企业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发展。而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的解读绿色印刷的手册《绿色印刷指导》更是在展会前两天被参观者申领一空。

  要实现绿色印刷就要从材料、设备、环境和生产工艺等多方面人手,这当中绝大部分涉及到印刷上游厂商的相关产品。如果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更多的环保设备和原辅材料,尤其是成本能够在印刷企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将极大提高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的积极性。可见,在绿色印刷的问题上,上游厂商的创新改造是重要的一环。只有上游产业与印刷行业协同作战,才能加快印刷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以油墨为例,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材料,虽然油墨的绿色化早已在业内引起重视,大豆油油墨、水性油墨也已相继投放市场,但关键问题是环保型油墨价格高昂,所以一直未能在印刷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节约,也是绿色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也有的印刷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无论何种方式的尝试,实际上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往往对于大型印刷企业来说简单易行,而对于小型印刷企业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因此,相关协会等机构应大力向中小型印刷企业推广一些实用的、成功的生产经验,以促进其生产工艺的优化。

  国家首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的正式颁布仅仅是一小步,绿色印刷标准是我们评判印刷企业是否“绿色”的基础,而印刷行业涉及面比较广,要全面地评价印刷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还需要从不同的印刷方式(胶印、柔印、凹印、网印、凸印等)、材料选择(油墨、纸张、橡皮布、洗车水等)、“三废”处理、制版方式、车间环境等多方面人手进行评判,尤其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例如包装印刷、票据印刷、防伪印刷等,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客观全面地对印刷企业绿色化情况进行评价。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们不能否认实施绿色印刷确实会给印刷企业带来投资及成本上的压力,也会给印刷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印刷企业来说,还未有像大型印刷企业那样主动向绿色环保靠拢的自觉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印刷企业实施绿色印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印刷企业有甜头可以尝,以提高其积极性。

  结语:在印刷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印刷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大力发展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

  丝网印刷工艺以其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历来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根据杉浦康平先生提出的“书籍五感”理论,“嗅感”、“触感”的实现势必要通过印刷或手工做出实物。在学时紧凑的课堂教学中,丝网印刷成为快速实现书籍成品制作的首选工艺。

  本文旨在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书籍设计课程中通过丝网印刷教学环节的科学统筹,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丝该工艺并将其应用到书籍设计中。

  在吕敬人先生提出的“书籍设计/3+1(BookDesign 3+I)”概念中,一本完整的书籍设计要求设计师完成装帧、编排设计和编辑设计三个层面的工作,这是一个信息视觉化再现的过程。丝网印刷可定位在装帧环节。

  丝网印刷的教学环节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学时比重是相对明确的,以其教学需要来看,该环节少则4学时,最多也只能分配8学时,更多实训操作只能靠课下训练作补充。在学时量占比小的情况下,任课教师更需明确: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务必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书籍设计课程重在基础性概念和设计技能的讲授,丝印工艺教学也应定位于技能培养,通过强化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工艺制作出美观的书籍实物。

  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但它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功能定位是不变的――丝网印刷是一种把书籍设计创意转化为实物形态的专业技能,这种技能可有效传达作者和设计师的思想内涵,传递书卷的美与韵昧。

  教学目的:以多媒体教学、案例解读和课下自学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刷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丝网印与书籍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现场演示、实训指导和课下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的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印刷形式,并印制出效果丰富、富含美感的印刷品。

  教学重点:在“课堂8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基础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每项环节工艺操作技能的实训指导;在“课堂4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的流程的讲解和“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实训指导。

  教学难点:手工操作过程中经验性、技巧性的操作体会要靠学生大量实践才能获得,单一的理论讲授较难实现。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在64学时以上时,用“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的模式是比较可行的。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低于64学时,可以尝试“理论2学时+实训2学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时间短促,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丝网印刷的流程,掌握“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操作技能――同时辅以大量的课下训练时间。受学时限制,其他环节的工艺如制版、晒版等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印刷公司完成。

  丝网印刷是一项技能和设计形式,为了丝网印而去丝网印的书籍设计终究沦为形式,只右赋予了深刻的设计思想,恰到好处地借用丝网印刷的特性传达韵昧的书籍才更易被人们记忆。教学中更应强调设计的思想性与创新性,强调书籍设计立意与视觉形式的统一性。

  手工作坊式的丝印工艺在个性化、手工特质的书籍制作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丝网印刷从无到有、亲自体验的参与感,近距离感知纸张油墨等元素而独有的经验感,都将是机器印刷和数字化阅读无法实现的,丝网印因其不可复制的独有性而富有美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书籍设计课程中保留丝网印刷工艺手工操作的特质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新闻出版学校的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是上海市精品特色专业,为上海印刷行业培养了万余名中、高级印刷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印刷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对后备人才的需求。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是上海最早开设印刷技术专业的院校,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历年来,该专业的招生和就业一直保持良好势头。为了加快培养适应上海印刷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起,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和上海版专合作,开始试点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在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根据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和综合型技能人才要求的特点,重新制订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对原中高职各自独立承担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推进中高职教育贯通的课程改革试验,鼓励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专业实训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实施递进式专业课程教学,如图文制作、印刷品后加工等课程,按照技能学习与掌握的规律,进行课程安排与教学。自2013年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实施以来,上海新闻出版学校根据实施情况和市教委要求,每年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印刷行业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数字资产管理、印刷媒体信息加工、跨媒体制作等很多新的专业课程,并且逐步改进和完善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印刷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数字印刷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平版印刷实训室拥有多台单色胶印机和四色胶印机,其中海德堡速霸SM52四色胶印机是印刷企业广泛使用的设备系列。该印刷机生产速度高,自动换版,高速自动化,配置智能导航系统,操作极为人性化,印通EasyControl色彩量测系统与印控中心整合,可以实现优异的印刷品质,实训环境与印刷生产环境基本一致。海德堡SM52四色胶印机也是全国技能大赛和世界媒体印刷技能大赛所用机型,与印刷企业生产实际接轨。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印刷行业的发展形势,学校还引进了惠普数字印刷机,可以达到与胶印相媲美的印刷品质,使学生能够跟上印刷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为满足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突出数字化与互联网+的特点,上海新闻出版学校还对现有的畅流数字印前制版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将其升级为畅流混合印刷流程,与行业企业工艺技术发展相同步。同时,学校还引进印通印刷印前接口系统,引进印刷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印刷云平台)和连机式密度计系统,逐步形成与国际先进企业的生产条件相一致的实训环境,为进一步提升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人才质量提供良好的教学装备条件,为对接岗位新工艺、新技术创造条件。

  上海新闻出版学校按照新闻出版行业技术技能人才规格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与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年学分管理制度,通过对核心课程的过程评价,搭建与职业资格鉴定相通的课程评价体系,努力探索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已连续3年招生,通过逐年完善,现已形成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方案,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进、配套实训室建设及考核方案优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印刷技术(数字媒体)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上海新闻出版学校本着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求和审慎试点原则,经过认真调研,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决定开始新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专业试点。2015年,上海新闻出版学校选择与上海版专共同的优势专业出版与发行作为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招收40名左右学生,学习年限为5年。目前,首届招生已经完成,进入“一年甄别、三年转段、五年毕业”的学习程序。根据计划,在出版与发行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过程中,2015年9月2016年8月,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创新教学评价机制,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及时掌握信息,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教材建设,重点开发和完善公共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通过对首届学生进行调查,掌握该专业受众的第一信息,建立学生信息库,为日后跟踪调查研究创造条件;首次“一年甄别”,个别学生退出试点,进入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出版与发行专业学习;到2018年6月,学校将首次执行“三年转段”程序;2020年6月,出版与发行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的学生将完成全部5年的教学计划,成为首批毕业生。

  随着新媒体、新介质、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不仅告别了“铅与火”走入了“光与电”的时代,还迎来了以数字出版、数字印刷为主体的新型业态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上海新闻出版学校有些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还没有完全与生产过程相对应,一部分课程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上,教师还习惯于按传统工艺讲授,如评判印刷质量,现在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仪器设备检测,按标准数据进行产品印刷与质量评定,那种靠经验来评判产品印刷质量的传统方式正逐渐被淘汰。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2014年,上海新闻出版学校抓住上海市开展“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的契机,在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印刷工艺(平版印刷)技能方向中实施“双证融通”,把印刷行业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把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衔接,确保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考核后,达到平版印刷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在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平版印刷工(四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

  按照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融合的要求,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要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相同步的思路,上海新闻出版学校项目团队大胆改革,对印刷工艺(平版印刷)技能方向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设置,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开发编写。印刷工艺(平版印刷)技能方向课程结构与生产过程、印刷工艺流程和工作任务要求相一致,涵盖了平版印刷工(四、五级)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功能,如表1所示。在新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四门“双证融通”专业课程标准,在每一门专业课程标准中都结合了行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标准,重点体现了数字化、标准化行业印刷工艺新变化。同时,把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内容要求也纳入到相关课程标准中,使教师能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衔接。

  根据“双证融通”专业课程标准要求,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革新,“双证融通”专业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采用“模块+分组”形式。以印刷实施专业课程中印刷操作技能教学为例,学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印刷操作技能,在专业教学实施中,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模拟实景软件操作与实际印刷设备操作两个课程模块交替授课,并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6~7名学生),实现小班化教学。专业教师授课内容采用模拟+实际操作的办法,可以反复训练学生印刷机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其熟练程度,并通过分组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及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在“双证融通”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学生重点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只要教学资源条件允许,一般都采用了“模块+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比之前,评价考核方式趋向于客观评价、职业素养过程性评价及技能操作模块化评价,每门专业课程鉴定内容与分数比如表2所示。表3为专业技能操作评价考核模块对比,“双证融通”专业改革后,依据“双证融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技能操作评价考核采用模块化分别考核,改变了以前一次终结性考核三部分内容的方式,同时考核操作上尽可能采用仪器设备采集数据,既能使评价考核更客观,又能使考核过程与最新印刷工艺要求相一致。这样的专业课程学习评价考核方式,既能与学生技能学习过程相衔接,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又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按生产工艺流程来学习与评价考核,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同时,职业素养评价已渗透到教学内容的每个工作任务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要同步认识并遵循与工作生产相关的规范、纪律和安全等要求,通过学生的互评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教师在每次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完成考核,更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2014学年,上海新闻出版学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的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完成了鉴定平台系统教学文件和班级学生基本信息等上报以及考核安排等工作,对课程教学加强监督,为“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20152016学年,“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主要工作有:除日常教学管理、鉴定平台系统等基本工作外,还需完成印刷检测课程的教学和鉴定方案以及印刷机结构调节、印刷实施和印刷检测3门课程的考核(职业素养、理论和技能)鉴定工作;继续做好“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印刷前准备课程考核(职业素养、理论和技能)鉴定工作。

  平面设计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绚丽的画册、精美的书籍……我们不免会问:这些美的东西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色彩和图案。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色彩和图案得以实现呢?印刷它就能让这些美好的、吸引人的事物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比如好的DM册、好的书籍设计、好的包装不仅仅在排版上有讲究,在印刷材料的选用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是符合美学观点并且匠心独运的,是经过周密的设计考虑后的结果。作品质量的好坏与后期制作密不可分,精湛的后期制作能使作品锦上添花。从这个意义上看,整体效果的把握与后期选材的好坏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平面设计的后期效果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印刷,平面设计的结果是通过印刷展现出来的。因此,印刷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效果好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是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后来是活字印刷术。早在10世纪末,雕版印刷术伴随着佛经的传播首先从中国传入朝鲜,继而陆续传入越南、菲律宾等南洋、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年),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诞生。中国的印刷术、造纸术传遍全世界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印刷行业不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印刷技术在专业设置上融合现代新兴媒体的特点,紧紧把握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方向。继“告别铅与火”的革命后,现代印刷业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台平台扫描仪、一台电脑、一台数码相机、安静优雅的工作室,所有的图文设计在这里就可以完成了。而在10多年前,我们使用的还仅仅是手工排字,几乎是一夜之间,手工排字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在印刷行业的应用。1990年桌面出版系统问世;1995年,推出了直接制版技术、数字印刷、彩色桌面系统;2000年,我们看到的是跨媒体出版技术和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如今信息化网络时代,印刷网络化的雏形已经展现出来,印刷行业也渐渐趋向于数字化,图文传递数字化、获取图文数字化,数字化将传统的印前、印刷、印后加工流程全部联系在一起。今天,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日渐普及,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印刷行业的使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任何不同的颜色都是以黄、青、品红三原色为基色,按不同比例调和,可获得我们想要的各种不同颜色。因此,我们只要获得原图三原色的分色片,再将三原色分色片制成三块印刷版,分别用相关的油墨去叠印,就可以生成彩色复制品。通过加滤色镜分色扫描或摄影就可以获得黄、青、品红三原色分色片。

  专色油墨,指预先调和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珍珠蓝色、荧光黄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们不是靠CMYK(蓝、红、黄、黑)四色调和出来的。CMYK四色印刷油墨的色域比可见光色域窄,而专色油墨的色域则比CMYK四色印刷油墨色域宽,因而可以表现CMYK四色油墨以外的许多颜色。金色、银色油墨属于专色油墨。

  凸版印刷如同盖章和木刻版画一样,是一种直接加压印刷。在印版凸出的部分涂上颜色,印版凹进部分没有文字与图像,直接印在纸上。在印刷过程中,每平方厘米不小于30公斤的压力。凸版印刷的优点是:印刷时的压力较大,印成后的文字和线条清晰。凸版的不足是:印刷的制版相对较难,版上的图文部分为反像,在上色的过程中,油墨的均匀度较难把握。因此,凸版印刷的印张不能过大,最好小于四开,并且印刷的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印刷次数的增长,版面也会不断磨损。凸版印刷比较适用于一些套色少的明片、标签、请帖、吊牌、信纸、信封等。

  凹版印刷分为照相印版与雕刻凹版两种。凹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浅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凹版印刷的图像与文字凹于版面以下,把凹下去的部分用油墨填上,没有文字与图像的部分很平滑,再把没有文字与图像部分的油墨擦干净,然后在纸上印刷。

  凹版印刷是直接印刷,印版和承印物直接接触,具有色彩表现力强、层次丰富、墨汁色厚实等优点。凹版印刷的速度快、印数多、印刷质量好,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承印物上印刷,是不错的印刷方法,常用于高质量画报、邮票、钞票、股票、证券等。但是制版比较复杂,制版费用比较贵。

  平版印刷由早期的石版印刷发展而来,不同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着墨部分)和空白(不着墨部分)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1905年,美国人威廉·罗培尔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开始使用橡皮布的滚筒印刷,因它是通过橡皮布间接印刷,因此被称为胶版印刷。平板印刷是利用水与油互不相溶的原理,在有文字与图案的位置形成一层油脂的油膜,没有图案与文字的部分形成抗墨作用。印刷时,固定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阳图正像),通过润水和给墨工序,使图文部分着墨拒水,空白部分亲水拒墨,将印版上的阳图正像转印到转印滚筒的橡皮布上,形成阳图反像,再经过压印滚筒将橡胶布上的阳图反像压印到承印材料上,从而得到印迹清晰的印件(阳图正像)。平版印刷质量好、制版简便、成本低,更适合大批量印刷,常用于杂志、包装、海报、书籍等印刷品的印刷。

  平版印刷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制版工序简单,印刷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图文精细、层次丰富,图像、色彩的还原效果好;套印准确,平印印版较为平整,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压力小、速度快,变形和伸缩性小;印刷范围广,能适应各种设计要求;可以很好印制纯色块的底色和过渡色,或根据设计需要增加金、银等任何专色版;在尺寸上,能适应全张到八开印张的印刷,小于八开的可利用拼版加大印张幅面;在单色印刷上,特别适宜印制配有层次丰富单色绘画插图或照片的书刊、报纸和说明书、样本简介等产品。

  平版印刷的弱点是:由于胶印速度快、幅面大、压力小所印大面积色块往往不实在,不够饱和鲜艳,视觉感虚、弱。因此在套印大块面实底色块,需要表现色彩厚重、轮廓显明时,应采用衬底色或叠印色。

  平版胶印是当前印刷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印刷。按印色可分为单色印刷机、双色印刷机、四色印刷机甚至八色的多色套印印刷机;按印面可分为单面印刷机和双面印刷机;按印刷的上机尺寸可分为全开印刷机、对开印刷机、四开印刷机及八开印刷机。

  丝网印刷是以金属、合成材料、丝绢及丝网等为印版,丝网印刷也称孔版印刷,先将图案与文字部分进行镂空处理,让油墨穿透镂空部分的丝孔,用刮刀刮压,印在承印物上。丝网印刷有着其他印刷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制版迅速、印刷简便、操作简便、承印范围广、色彩鲜艳、油墨浓厚、成本低、对承印物的适应性较强。丝网印刷的印刷物尺寸不受限制,不仅可以承印平面的承印物,也可以在各种曲面承印物上进行印刷。丝网印刷适用于各种印刷材料,以及工业产品、不干胶、广告横幅等印刷。

  在丝网印刷中,设定的专色数不可过多,不然会增加工序出错的几率和成本。一般情况下,要手工单做一个白版底(要注意透明墨及镭射膜情况)。如要丝印类似油画类的图像文件,可选用丝印的四色印刷完成。

  表面特殊工艺除了能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热、耐磨、耐折、耐光、耐水等性能外,还能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因此,在印刷品完成图文印刷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再加工处理。表面再加工不仅能够美化和保护印刷品,同时也能提高印刷品的档次。还可以使平面中图案的效果大大提高,再与图底相结合,平面作品的效果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般表面加工方法有模切、压痕、上光、压箔、覆膜、电化铝烫印、植绒、UV油等。如常见的工艺“上光”,该工艺是在印刷品进行最后加工之前,利用上光油对纸板或纸张印件的表面进行涂布加工,在印刷品表面进行保护性处理。上光使得印刷品表面显得更加光滑,油墨层更加光亮,光线反射均匀,会大大提高印刷品的实用价值和宣传效果。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具有新的功能和特殊印刷方法应运而生,这些方法超出了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四大印刷范畴,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迅速得到应用,对提升产品的档次和美化产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平面设计作品确认以后,就要通过印刷工艺进行大量重复生产。平面设计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印刷工艺。在印刷过程中一些不经意的发现,往往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灵感。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仅靠一般的应用软件与设计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印刷时网点线数高低的变换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对设计师来说就很重要,能给设计师带来许多灵感。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采取个性化的方案与其相适应的工艺条件,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

  印刷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每一个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前期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对象的特性及在作品制作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平面设计作品的后期制作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如印刷前需要准备好出片制版、打样,印刷后需要压型、烫箔、覆膜、装订粘合、上光等,而且印刷的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工艺流程繁多,每一个步骤都会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平面设计更完美地按照设计师自己的意念呈现出来。

  平面设计最终是为生产服务的。因此,设计必须符合生产的需要,还要学会一些有关印刷的工艺与原理。在工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出平面设计无限的魅力,既不超出印刷工艺条件,制版又方便,印刷又省工、省时,减少印工。如此一来,我们便可达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同时在成本上又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不掌握印刷工艺条件,我们辛苦设计出来的成果难以制作成最终的印刷品,无法得到完美的效果,精心设计的“杰作”将前工尽弃,对国家、对企业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企业生产。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注重创意的灵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使先进的印刷工艺更好地为平面设计作品服务,从而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现代印刷工艺的学习和掌握能帮助平面设计师尽量去避免设计中不能克服的困难,更好地把握超前的设计思路,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由此看来,印刷工艺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从、缺一不可,可以说是台前与幕后的关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就像一个人的躯体与灵魂的关系一样:创作是灵魂,印刷则是盛放灵魂的躯体。总之,印刷与设计二者互相依存。印刷离不开设计,没有印刷的设计也毫无意义,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印刷工艺课程是每位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

  [1]吴冬芸.试论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艺术效果的提升[J].美术大观,2010(7).


Copyright © 2012-2018 火狐体育在线登录网址|火狐体育足球app网站最新版下载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6483614896号